Photo by Nina Uhlikova
作者: 東水原
自小, 筆者就是一個『洗腳唔抹腳』的人。為人較為豪爽。別說尚在求學時, 即使是初出來工作的首8年, 可說是完全沒有任何儲蓄。是名乎其實的月光族。
今日的我能靠各種投資產出的現金流過活
沒想到, 到了今日的我, 差不多中年時, 就可以達至財務穩定, 以各種投資產出的現金流過活; 而不需要再營營役役的為兩餐苦拼著奔波勞碌活。以往打工時, 所有的私人時間都放在工作上, 24/7 on call。經常中、港、外國沒停下來。管理下屬、面對採購、生產及外國客戶等壓力甚大, 即使有什麼喜歡的活動, 也很難抽時間認真地參予及學習。現在的我, 卻可以騰出很多時間來陪伴漸老的雙親及學習更多可充實自己生命的新事物。
我年輕時的荒唐歳月
剛出來工作, 有一份工資不高不低的固定工作, 這工作我待了5年。這5年間一直儲不到錢。實在是很奇怪, 當時我媽媽及姐姐也到銀行開立零存整付*的儲蓄計劃。我也跟著她們安排, 但每次都供不到尾便要取回本金, 利息賺不到之餘更要蝕手續費。我跟我姐姐很不一樣, 她是一個在讀書時期已有儲蓄的人。
當時去日本旅行, 日本政策規定銀行存款要有一定金額。於是我是問爸爸借了這筆錢。數目不大, 但我就在日本5天的行程中用去了這筆原本不應動用並需退還的金錢。
就這樣, 產生出信用咭欠款一萬多元, 但我每月只有足夠支付min pay的錢; 或再多一點點。如是者過了一年, 我跟媽媽協商, 希望她能代我一次性付清咭數, 而我則每個月多給她一千元家用。
其實回想起來, 當時也沒有太大的開支, 但就是很多小數目也沒太多計較。這樣就用多了。
我是怎麼由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改變成為一個擁有累積財富能力的人呢?
當我接近三十歲時, 舊公司的一位高層密友致電給我。她告訴我之前的上司要退休了, 大老闆想我回去坐她的位置。當時在想, 這個時候有機會在工作上更上一層樓是一件挺不錯的事。於是, 我便跟現公司商量是否要離開。幸好, 現公司也作出同樣的offer。結果, 我便留下來沒有回到舊公司去。在升職後, 職位高了, 而且也轉了作佣金制。這樣的話, 有很好的機會賺取很高的佣金。
雖然如此, 我闊綽的個性沒有改變。仍然是沒有多餘的儲蓄。工資高了, 更在公司附近租住一個小單位(註: 當時是金融風暴, 租金極為便宜, $4200在荃灣區已租到一個兩房單位)。
震撼蛋一:
轉捩點發生在一年左右之後, 公司發展得十分之快, 也多了時間要到國內及外地工作。而不在香港時的生活開支全數由公司支付。我的佣金也同時跟公司的生意額一樣水漲船高。由於很多時都是外出公幹, 沒什麼機會花錢, 所以在一年農曆年之後, 連同佣金, 花紅, 雙糧等, 我發現戶口內在撇開了家用、咭數及當月開支很, 有十萬元結餘。雖然這是一筆很少的財富, 但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震撼及覺醒多於實際。
一旦有錢便心癢癢的。跟過往不一樣, 可能有了租金的支出, 我竟然想將這筆錢用於置業上; 而不是想著要買些奢侈品或吃喝玩樂之上。在考慮近便上班、靚海景及價格低這幾方面的因素, 我選擇了深井。當時看中了的單位約一百四十多萬, 也有些沒有那麼理想但也可以考慮的單位, 則只需一百二十多萬。以做9成按揭而言, 只有十萬元的我, 就是差那麼一點點。當時有個方法可行的, 就是問我媽媽借。由於我們兄弟姐妹已全部出來工作, 我媽媽也有少量積蓄。可是不想靠家裡的我, 不需一秒鐘已打消了這念頭。
此時, 公司的生意以及我個人業積均是向上的, 再加上長期在外工作, 我的積蓄在往後兩三年間便節節上升。此時, 為了儲下更多的錢, 我便不在租住公司附近的單位(一年可省下$50,400)。這是絕對可行的, 因為在差不多時期, 家中各兄弟姐妹都因結婚而遷出; 而我又經常不在香港, 根本很少待在家裡。幸好, 樓價的同時升幅追不上我的積蓄上升速度; 加上按揭利息的下降, 我終於就買了我人生的第一個物業。
震撼蛋二:
我家在沙田較偏僻的地方, 要到市區, 一般需要一至一個半小時。而我所買的物業則在沙田市中心, 位處鐵路上蓋。這地點只需坐兩個站火車便可到達市區, 實在十分方便。我在考慮是要搬到自己的新單位居住還是要繼續跟父母同住。最主要是我經常不在香港, 實在沒必要搬出來, 反正回家也只佔一個床位, 於是我就開始將單位放租。香港實在有太多地產代理店舖, 再加上物業地點方便, 令我很容易就將單位出租了。
在收到第一筆租金後, 對我來說又是另一個震撼蛋! 當時的租金是七千多, 補貼一丁點便足夠我支付每月的按揭還款。我就想像這簡直有點不勞而獲。那麼, 我等如只付出了首期, 就可以得到一個單位。在這震撼之後, 我開始設想及留意各種投資方法。
因為工作實在太辛苦, 要付出許多之後, 薪金是有限的。而所有公司的利潤也是歸老闆和自己豪不相干; 但物業收租卻是簡單得多。當然前題是要有第一桶金。所以對我來說努力工作也是必須的。
在往後的日期子, 當然還有第三、第四及第五個震撼蛋。例如我姐姐推介我看了一本韓國的翻譯著作<30年後, 你拿什麼養活自己?>。及後因工作壓力, 我養成了禪修的習慣。這些都令我有很大的啟發。往後我是比較著重心靈的滿足多於物質的享受。提昇了自己的同時, 日子過得平靜愉快。另外, 就是加按了物業作其他投資等。
是運氣好還是理財有道?
很多人說我生於好年代, 樓價及利息均處低水平, 才能把握到這好機會。而我自己起初是不屑這些評語, 認為是自己眼光獨到。可是, 在再認識更多人, 看過更多不同人的投資經驗之後, 我是部分同意這些評語。我認為在我最頻繁投資的年代, 的確是較易達到致富目標的。同時, 我看過生於樓價高企而又利息高企時也能致富的人; 也有在所謂的好年代, 也沒能掌握機會的人。後者有些只看到眼前玩樂又或工作太忙太穩定, 沒有想過有日會需要退休。
7 Tips: 最後, 分享一下我個人對理財的看法:
1. 不論生於何年代, 儲蓄是必須的。
2. 有了第一桶金, 便應想想以後退休的日子要怎盤算。
3. 提升自己個人品質(可以利用學習), 以便廣結良友。
4. 決定投資時不妨多聽聽理財有方的良友的意見。
5. 多留意身邊事物以發掘機會; 在這資訊發達的年代, 這實在不難。除非你只愛閉門造車。
6. 如果確定了自己錢多了便會洗掉, 不妨像我一樣, 戶口每有一筆錢便作出一些投資以將錢鎖死不會亂花: 定期存款、儲蓄保險、黃金、沒有太大風險的股票。可是請千萬不要投資在汽車上。因為它不會增值也不能保值。有些朋友喜歡買儲蓄保險, 雖然到二十年後沒什麼利息, 可能只可拿回本金。可是, 總比如不作投資便會花光變成無謂的洗費更理想。
7. 理財方法不能一概而論; 如舊制下的公務員及有父幹的一群便無需想太多。
*註:
零存整付: 在利息高的年代, 如1997年前後, 是很流行的種儲蓄計劃。做一年期的話, 每月要存入定額款項, 一年後就可連高息全數取回。如中途未能存入款項, 則只可取回本金, 並可能需扣手續費。
作者: 東水原為共享工作空間的合伙人: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