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yn

創業家的精神 - 從愛恩斯坦(Albert Einstein)追求真理的精神看創業家應有的態度: 要專注於自己的專業? 還是加入斜槓族SLASHER作多方面嘗試?

已更新:2023年3月15日


筆者的朋友是一位喜愛鑽研物理知識的學者。他偶然在DISNEY+ 發然了一個由NATIONAL GEOGRAPHIC製作的電視系列⟪世紀天才⟫ (<GENIUS>)。此系列首季是講及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一生。筆者雖然不懂物理學, 卻被當中的歷史情節所吸引。於觀看中途已忍不住查看歷史資料, 對照之下, 劇情十分忠於歷史, 幾乎沒有任何改動。 可能這是由於愛因斯雖為歷史人物, 但所生年代為較近代, 故此有較大量的真實史料可作參考。劇情發生的時代背景橫跨二次大戰, 單從這點來看也甚有看頭。最值得留意的是感情線的劇情描寫佔頗大篇幅。甚至在第一集的一開始已有性愛場面。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從這劇可以給創業家給予什麼啟示:


創業家對真正所喜歡的事物要有極為強烈熱情:

愛因斯坦對他自己所喜好的(物理學及宇宙真理)從小已十分清晰。人生路上, 他無時無刻都在想著這事情。並所做的大部分行為包括娶妻(為著共同研究學問)都是圍繞著他所喜好的學問。當然這對於現代人有著過多的資訊及可供選擇的喜好來說, 是比較難專注的。


從小不論課餘及上課時, 愛因斯坦都只專注於物理學及研究宇宙真理的學問。然而, 這樣的做法也導致學術上的不平衡。對於他後來需要考上大學及人際關係上也產生障礙。在投考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時, 雖然理科成積卓越, 但因文科成積未能通過考核而被建議重讀中學的文科部分。


創業家需要有不放棄的精神: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愛因斯坦可謂波折重重。可以想像在當時一個比現在較保守的社會, 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實在不容易。首先, 愛因斯坦的父親想他繼承自己成為一位電機工程師。但愛因斯坦則對物理學有極大興趣並希望成為一位學者。 他的父親十分担心兒子若成為學者, 長大後將連生活的費用也不能負担。


劇中, 愛因斯坦的父親說如果他堅持要到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升學, 他將不支持愛因斯坦的生活費。但愛因斯坦並未放棄並自行另覓方法解決生活費的問題, 最終也能在理想的學院升讀。


這點跟創業家一樣。如遇小挫折便放棄, 便不能將生意持續發展而倒閉。遇困難應找方法解決而不是繞道或放棄。


創業家也需要面面俱圓:

愛因斯坦的性格也有一些可以作為創業家的反面教材。他過份堅持在科學上的追求, 在大學仍需打穩基礎的時候, 便在課堂上執著於跟講師討論自己的創新意念以致於沒有顧及講師的面子以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是否能同步。這樣的他, 即使最為欣賞他及寛容的學院院長也要放棄他: 於愛因斯坦畢業後想找大學研究職位的推薦上, 院長也給了負評。院長不想給對方推薦一個過於固執而難以合作從的人從而破壞自己的名聲。


創業家從這一點可以學習的是凡事也需取點平衡。擇善固執的同時也應顧全大局。在這情況下, 愛因斯坦的確是拐了些彎路才能達到他的理想。


創業家在與理想不相關的經歷上也可加以善用:

由於得不到推薦, 愛因斯坦為了要負擔妻子及兒子的生活費, 不得已下, 他在同學關係網, 得到到伯恩瑞士專利局工作的機會。在此期間, 他不忙研究, 在工餘時也繼續寫論文。而在專利局這段日子裡, 他一點兒也不享受刻板的批閱工作, 認為是浪費時間及大材小用。


可是, 他此時可能萬萬沒料到他認為是無聊的工作、作為助理鑑定員的日子對他後來的研究有莫大的幫助。愛因斯坦的工作從事電磁發明專利申請的技術鑑定工作。很多都是與電信號傳遞、機電時間的同步化這類技術問題有關。正正就是這些經驗, 最終幫助愛因斯坦作出關於光的性質與時空之間的基礎關聯的大膽結論。


所以, 作為創業家, 在每一個看似不相關及沉悶的經歷裡, 也可能對日後偉大事業是一種先導式的啟發。


創業家要知道每一發明都是建基於前人的發現和經驗

創意之多及廣; 思想之前衞如愛因斯坦, 所創新的意念也不會是毫無原始根據的。筆者也從事藝術創作, 起初開始時十分希望每一設計也是原創的藝術品。可是日子久了, 明白到所謂原創也不會是憑空想像的; 也必須要是參考前人的一些基礎。看多了, 慢慢將所見所聞融入了潛意識。在頭腦清明時, 自會有靈感湧現, 啟發之後別具一格的創作。


愛因斯坦也一樣。很多理論及研究成果, 都是參考別人未有結論的研究; 又或是根據前人理論的基礎, 再進一步開創新觀點。其中一例子是他按印度物理學者薩特延德拉玻色1923年的論文《普朗克定律與光量子假說》再延伸研究下去推廣至帶質量的粒子,並於1924年發表論文《單原子理想氣體的量子理論》[註: 內容參考以下維基百科連結]。


創業家要知道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不論個人的腦袋有多聰明, 也不能單憑個人之力量能完成偉大的研究。當他仍在專利局工作時, 由於每天可以做研究的時間很短, 他需要他當時的太太米列娃馬利奇的協助才能完成多篇論文。米列娃馬利奇在當時也是很特別的人物。她天生殘疾但聰敏。當時的德國的名校不收女生, 他的爸爸找機會讓米列娃於校長面前展露她更勝男兒的一面並說服收她入學。她是愛因斯坦的大學同學, 是當時班內的唯一女性。米列娃在劇中有頗重的戲份。


另一例子是發生在1912年。當時愛因斯坦在母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擔任物理學教授。在學術研究方面,他專注於重力問題,與數學家朋友馬塞爾格羅斯曼研究, 在數年後便作真正嚴格表述。


如創業家是一位TEAM PLAYER, 同時在創業之前已意識到人脈的重要性, 對將來的公司業務發展必能事半功倍。


創業家要知道人生的優次

愛因斯坦雖然是一偉大的物理學家甚至取得多個諾貝爾獎, 可是他的人生中可說是過度集中。在教養兩名兒子上, 可說是一敗塗地。在劇中, 他的浪漫史可見是為人津津樂道。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以致他的第一段婚姻無可挽救, 從而影響了他日後與兒子的相處。由於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研究上, 間接造成夫妻反目; 養育兒子的時間更是所餘無幾。不單大兒子沒有他的一丁點成就; 次子更患上精神病。


筆者在看到這些情節及歷史時, 不禁黯然。究竟人生的優次及比例應如何分配呢?


更遺憾的是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馬利奇的人生。作為殘疾的女性, 在當時的社會, 她是需要比一般人花雙倍甚至三倍以上的努力才可以入讀大學的。但她在求學時期結識了愛因斯坦並懷孕了。她雖有雄心壯志於學術研究, 但在父母要回家鄉以及家姑的傳統思想下, 她不得不留在家中照顧兒子。自此對這段婚姻產生了怨恨; 並對自己不能圓夢終生飲恨。


當然在現今的香港, 很多年輕家庭都有長輩或外傭的協助。畢竟孩子的教養有些部份仍是需要親力親為的。在生育這長遠考慮的事情上, 實在有需要想清楚這與自己在追夢路途上的時間分配是否會有衝突。


創業家在埋頭苦幹成就大業的同時也要注意生活的調劑

愛因斯坦在埋頭做實驗時, 有時會拉拉小提琴作調劑。創業家如全神貫注地工作可能會過於緊張。休息一下做一些喜歡的、不用多思考的趣味性活動可以幫助放鬆。可能放空一下反而可以激發起新靈感。


總結而言, 回應本文標題, 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作為創業者應專注於單一的專業還是作為斜槓族。畢竟研究偉大學問所需的精力及專注度要比一般業務高出太多。並且, 現今社會比較20世紀初是很多樣化。但不論是專一發展或作為斜槓多線發展, 相信創業者們都可參考本文希望可以有所啟發。有興趣更可花點時間看看這一發人深省的片集。


**本文主要參考標題中的劇集及維基百科愛因斯坦的資料(連結已放文中)。



作者Yaanin為以下兩個機構的多媒體小編:

25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